前幾天跟潘潘借了一本書--你可以吃你的貓嗎?
光聽書名應該會覺得很驚悚,不過其實內容蠻有趣的。
他主要是討論一些邏輯思考與道德衝擊的問題,
看的同時還可以順便檢視自己內心想法
拿來當作書名的那個情境是:
你很愛你的貓,對你來說,他簡直就是你的家人。
有一天他意外的死了,你感到很傷心很難過,
你突然想到說那我把他煮來吃吧,
相信他也很樂意跟我的身體結合一體。
如何?
另外一題,把內容稍微替換成圈內狀況如下:
你跟你b交往了十四年,幸福又美滿,
但此時Facebook上面某位天菜吸引了你的目光,
帥氣迷人的笑容、完美的身材、
配上讓人看了會目不轉睛的漂亮大屌。
你們聊得很開心,所以就決定約出來見面,
想說可能還來上一段激情幽會之類的。
等見了面,才發現對方是恐龍妹,跟天菜二字差了十萬八千里遠。
在歷經一番波折後,你急急忙忙趕回家,
卻發現你b已經看過你的email。
但幸好裡頭沒有什麼證據。
可是你良心很過意不去,覺得自己讓你b起了疑心,
此時你該不該全盤托出呢?
書中也提出了幾種道德判定的理論
效益主義
說實話與裝傻不提這兩種選擇,
考量點如果是在於做了選擇之後,
世界是否會變得更幸福美好?
大概就是所謂的兩權相害取其輕吧,
如果跟裝傻比起來,坦白說實話比較好得話,
那就應該選擇說實話
邊沁提到,人們傾向於本著自己的利益行事,
大體上都是在追求快樂,盡量減少痛苦。
因此,個體的幸福就是確保自己擁有的快樂多於痛苦,
也就是說,為了在整體上大幅提升人類的幸福,
必須讓最多的人所享有的快樂遠超過痛苦,
這就是邊沁提出的「最大幸福原理」(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)。
所以,在決定自己要如何行事時,必須謹記以下原則:
把快樂總值減去痛苦總值,
若快樂多於痛苦,
即表示該行為大致上是有益的。
義務論倫理學
選擇所帶來的結果不是你要考慮的,在這裡,
結果論不適用。只要你的行為是合乎道德規範的,那就該去做。
因為說謊是不對的,所以就算坦白會帶來爭吵,
你也應該告訴你b說你跟那個偽天菜發生的事情經過。
還有一種是德行論倫理學(Virtue Ethics)
強調人格或德行的培養。亞里斯多德認為,德行就是理性行事,
在過與不及這兩個極端之間,選擇中庸之道。
不像其他一些道德框架那樣有行為守則可供遵循,
卻也能夠指引人們應該如何行事,並非空泛的理論。
其中心主旨便是人們的行為應該要能有益於「德行的培養」。
因此,如果你只是在卡車司機一事上瞞騙另一半,
德行論倫理學家不一定會斷定你的行為不道德;然而,
如果你在許多情況下一直都在瞞騙另一半,
那麼亞里斯多德和其他的德行論倫理學家就會斷定,
你的行為是不對的
兩個人要走的長久的話,有相近的價值觀應該會比較容易
就算有所不同,尊重 理解 包容也可以讓兩人少些摩擦
嗯 好 在日記講著些理論應該會讓人看了很想按上一頁離開。
如果你有看到最後這裡的話 非常感謝 XD
分享一下想法吧
貓咪不是因為我想吃他而死,所以就理性來看,
吃他並沒有什麼不對,如果某人想這麼做的話,
我是沒有意見啦,不過我是完全不想吃自己的貓
一方面我不會做貓料理! 光用想就覺得不蘇湖 = =|||
二來是..哪裡捨得啊
至於第二個問題嘛 似乎是常見的偷吃問題嘛
這個回答起來好複雜喔...依照題意,那樣的狀況下,
如果我確定我b有看過mail的話,我應該會坦白,
如果沒看過的話,就當作什麼都沒發生吧 XD
現實中,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要讓這種事情發生啊!
有帥哥大家一起看嘛 這樣不是很好嗎?
光聽書名應該會覺得很驚悚,不過其實內容蠻有趣的。
他主要是討論一些邏輯思考與道德衝擊的問題,
看的同時還可以順便檢視自己內心想法
拿來當作書名的那個情境是:
你很愛你的貓,對你來說,他簡直就是你的家人。
有一天他意外的死了,你感到很傷心很難過,
你突然想到說那我把他煮來吃吧,
相信他也很樂意跟我的身體結合一體。
如何?
另外一題,把內容稍微替換成圈內狀況如下:
你跟你b交往了十四年,幸福又美滿,
但此時Facebook上面某位天菜吸引了你的目光,
帥氣迷人的笑容、完美的身材、
配上讓人看了會目不轉睛的漂亮大屌。
你們聊得很開心,所以就決定約出來見面,
想說可能還來上一段激情幽會之類的。
等見了面,才發現對方是恐龍妹,跟天菜二字差了十萬八千里遠。
在歷經一番波折後,你急急忙忙趕回家,
卻發現你b已經看過你的email。
但幸好裡頭沒有什麼證據。
可是你良心很過意不去,覺得自己讓你b起了疑心,
此時你該不該全盤托出呢?
書中也提出了幾種道德判定的理論
效益主義
說實話與裝傻不提這兩種選擇,
考量點如果是在於做了選擇之後,
世界是否會變得更幸福美好?
大概就是所謂的兩權相害取其輕吧,
如果跟裝傻比起來,坦白說實話比較好得話,
那就應該選擇說實話
邊沁提到,人們傾向於本著自己的利益行事,
大體上都是在追求快樂,盡量減少痛苦。
因此,個體的幸福就是確保自己擁有的快樂多於痛苦,
也就是說,為了在整體上大幅提升人類的幸福,
必須讓最多的人所享有的快樂遠超過痛苦,
這就是邊沁提出的「最大幸福原理」(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)。
所以,在決定自己要如何行事時,必須謹記以下原則:
把快樂總值減去痛苦總值,
若快樂多於痛苦,
即表示該行為大致上是有益的。
義務論倫理學
選擇所帶來的結果不是你要考慮的,在這裡,
結果論不適用。只要你的行為是合乎道德規範的,那就該去做。
因為說謊是不對的,所以就算坦白會帶來爭吵,
你也應該告訴你b說你跟那個偽天菜發生的事情經過。
還有一種是德行論倫理學(Virtue Ethics)
強調人格或德行的培養。亞里斯多德認為,德行就是理性行事,
在過與不及這兩個極端之間,選擇中庸之道。
不像其他一些道德框架那樣有行為守則可供遵循,
卻也能夠指引人們應該如何行事,並非空泛的理論。
其中心主旨便是人們的行為應該要能有益於「德行的培養」。
因此,如果你只是在卡車司機一事上瞞騙另一半,
德行論倫理學家不一定會斷定你的行為不道德;然而,
如果你在許多情況下一直都在瞞騙另一半,
那麼亞里斯多德和其他的德行論倫理學家就會斷定,
你的行為是不對的
兩個人要走的長久的話,有相近的價值觀應該會比較容易
就算有所不同,尊重 理解 包容也可以讓兩人少些摩擦
嗯 好 在日記講著些理論應該會讓人看了很想按上一頁離開。
如果你有看到最後這裡的話 非常感謝 XD
分享一下想法吧
貓咪不是因為我想吃他而死,所以就理性來看,
吃他並沒有什麼不對,如果某人想這麼做的話,
我是沒有意見啦,不過我是完全不想吃自己的貓
一方面我不會做貓料理! 光用想就覺得不蘇湖 = =|||
二來是..哪裡捨得啊
至於第二個問題嘛 似乎是常見的偷吃問題嘛
這個回答起來好複雜喔...依照題意,那樣的狀況下,
如果我確定我b有看過mail的話,我應該會坦白,
如果沒看過的話,就當作什麼都沒發生吧 XD
現實中,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要讓這種事情發生啊!
有帥哥大家一起看嘛 這樣不是很好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